马上出分了,我们该用什么心态对待分数?

2018-06-23 11:10:08 智程生涯 46

亲爱的家长们,今天就要出分了,这个时刻,一定是全家都在忐忑不安地在等待。每当这个时刻,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分数不理想的,家长大多都会安慰和开导孩子,分数不能代表一切;成绩很好的,家长可能会喜形于色,甚至给孩子奖励;正常发挥的,家长一定松了口气,按部就班地填报志愿,等待录取。无论惊喜、意外、平静、失落,这个周末,注定会成为每个高考家庭不可磨灭的深刻记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即将出炉的分数呢?


不管做什么安全平安最重要。每一年高考结束后,总会出现一些谁也不愿意看到的新闻事件。基本都是关于高考后的孩子的心理与身体健康的问题。比如外出游玩时的安全,比如孩子患上了某些心理疾病的问题,比如和家长发生矛盾离家出走的问题等等。不管高考之后的成绩如何,父母、孩子的生活要继续,成绩不好的也要明白,这世上的路不只是上大学,健康平安更加重要


做父母的要控制好情绪。高考之后最不淡定的那就是父母了,孩子对自己的分数一定会有一个感觉的,因为平日他自己学成什么样他自己心里有数,没有数的是父母,即使知道孩子的成绩不理想,却仍旧希望有奇迹发生。那么此时父母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情。做父母的,尽量不要表现的天要塌了那般,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压抑甚至想要逃避的想法。切记不要拿自家孩子和别家孩子比较。家长此时的态度会对孩子产生莫大影响,如果家长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做到不沮丧、不埋怨、不责备,积极和孩子沟通,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鼓励,那么就会成为孩子坚实的后盾,让孩子拥有信心和勇气。家长是孩子人生的导师,因此一定要着眼全局。帮助孩子从高考中学到受用一生的道理,这才是高考真正的意义


考生和家长都要理性面对现实。这包括两方面,第一是认识到高考已经结束,成绩是文化水平、心理素质、临场发挥等因素的综合结果,不管最后结果如何,都要接受这一现实;第二是不要怕别人说,高考是自己的事情,对得起自己即可,千万不要想着面子问题,我们活着是为了自己,不是活在别人的口水里。如果成绩不理想,考生要学会主动和别人沟通,把自己负面的情绪表达出来,适度的自我内心暴露是宣泄负面情绪的好方法。有些考生可能会出现强迫思维、强迫行为,自怨自责,很容易走入心理误区,甚至由于性格突变暴躁,让人觉得难以理喻,与家人争执中情绪一触即发,严重的会出现极端行为。 父母、亲朋好友要时刻关注考生的情绪变化,提高容忍度,适时沟通。


对于高考成绩不好的孩子,很多家长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是过度指责;二是过度关心。对失败者的指责,或许会激发他的斗志和决心,但是对于这些刚刚成年又处于落榜失落中的孩子来说,指责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要远远多于正面影响。其实落榜以后,父母亲人固然失望与难过,但最为难过的还是当事考生,毕竟付出十年寒窗的是他们,经受失败的也是他们。所以对落榜者的指责,即便是出于“恨铁不成钢”的好意,也同样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过于关心,也容易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引发他们的逆反情绪。这时候的父母,首先自己要从失落中走出来,调整好自己的心理情绪,然后耐心地和孩子进行沟通,帮助他们告别过去,总结收获与不足,并且对未来做好规划,比如是选择复读,还是选择职业院校,或者是走上社会参加工作。父母要让孩子明白,毕竟输掉的只是一次考试,而不是未来的人生。


对高考金榜题名者,也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一是防备他们过于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当中,天天聚餐、娱乐,甚至是酗酒,对身体不好;二是对自己的分数过于自信,以为随便填报什么学校都能够被录取,不重视高考志愿填报工作,结果导致一个好分数上了一个不理想的大学。所以这时候的家长,同样要做好引导工作,适当地给孩子泼泼冷水,帮助他们冷静下来,认真规划好未来的学习生活和人生道路。


平静心情,专心专意认真做好志愿填报。无论成绩如何,考后报志愿是接下来的一项重要任务。考生都必须认真对待,进行全面分析之后再作决定,以求达到最理想的结果。


更多资讯请关注公众号或登陆网站查询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www.gxcare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