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和工科是本科专业的主体,无论高校开设数量还是招生人数,都是最多的两大学科。在现实生活和实际报考中,人们总是习惯地把理学和工学合在一起来称谓,俗称为“理工”。其实,理学与工学之间虽然存在联系,但它们却是截然不同的两大学科,学习方向和学科领域有很大差别。
基本概念
理科是基础科学,是学习理论和方法的。基础科学原创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因此,理科是中国科学的生命。理学中基本都是纯理科专业,包括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天文学类、地理学类、大气学类、电子信息科学和环境科学等12个大类,36种专业。培养目标是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情况来看,大学本科生教育阶段打好基础是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如北大、复旦等综合院校就是以理科见长的学校。
工科是培养技术和工艺的,是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的原理,结合生产实践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学科。典型学科有土木建筑、公路桥梁、机械、水利、电工、汽车、电子与信息、热能核能、材料、仪器仪表、环境工程、化工与制药、航空航天等。工学共有31个大类,169种专业。工科培养目标是在相关生产和技术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如清华、西安交大、哈工大等则以工科见长的学校。
概括来说:
理学研究科学,工学研究技术;
理学重理论研究,工学重实际应用;
理学培养科学家,工学造就工程师;
理学出科学院士,工学出工程院士。
有的人将理科与纯粹理论混为一谈,据此贬低理科的作用和影响。事实上,理科的研究内容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基础理论研究,二是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或为应用打基础),三是应用研究。纯粹理论研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比如,很多人看来数学似乎是纯理论学科,一提起数学,就联想到陈景润所研究的“哥德巴赫猜想”。其实,这仅仅是数学研究很小的一个方面。以北京大学的数学科学学院为例,该学院设立了五个系:数学系、概率统计系、科学与工程计算系、信息科学系、金融数学系。学生在学习2年后,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上述5个系的方向学习。因此有很强的适应性,本科毕业后可在数学的各个领域、有关交叉学科(如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金融保险业等)及高科技部门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也可到实际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或管理工作。
单纯地将工程技术的发展与理科研究割裂开来,其实是忽视了理科研究成果对工程技术发展的巨大推进作用。事实上,理科研究的每一突破,都会对技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在现代科技领域,“理”和“工”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专业概览
各求学阶段中的区别
顾名思义理学就是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工学就是偏重实际运用,强调工艺实践过程。下面对二者之间各个阶段粗略对比一下:
1、高中阶段
目前不少省市还是实行文理分科制度,高中一年级时就会让学生自行决定选择读文科还是理科,一般是来说选择文科的女生比例较大。那些选择理科的同学,将来读理工科专业的几率较大。不过现在不少专业都文理兼收。
2、大学阶段
理科主要的是学习一些基础理论,学生的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在动手和实践方面比较欠缺。学生一般比较沉稳点,有点学者风度。特别在一些文理占主导地位的院校(比如师范类)女生明显多余男生,一般女生比男生还要活跃。
工科主要的是技术实践应用。学生具备相当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但是学生一般也有个性,比较难管理。
3、考研究生
考研究生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工科的要参加全国统一的数学考试,而理科的则不参加。
注:参加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的不一定都是工科,一般工科都是考试数学一和数学二,数学三和数学四一般是管理类的考。但是工科的就一定要考数学。
4、研究生和博士期间
研究生是以高技术或新产品的开发为主,必须要以实践为基础,相对理科的就比较辛苦了。
5、工作
就现在的就业形势,总的来说工科就业要好于理科,工科的学生大量进入企业去拿较高的年薪,而理科的学生重要是教师,管理,和公务员。当然公务员考生是不分理工科的。
目前全国就业市场对工科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稳步增加,且明显高于非工科专业的整体水平。工科类本科毕业生主要就业的行业是制造业、建筑业、媒体/信息及通信三大行业。近五年的数据显示,工科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的行业比例有较大变化:制造业的就业比例明显下跌;建筑业是先升后降,呈现倒U型;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是先降后升,呈现U型。
根据个人特点选择“理”或“工”
理科和工科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地位是都非常重要。由于学科的特点,理科专业的数量和培养学生的数量要比工科的少,却更要求精益求精。选择大学时应注意兼顾其理科专业的基础,工科专业的发展趋势,确定长远的发展目标。如此说来,理科和工科其实没有首选和非首选之分,关键在于本人的性格及思维特点,更适合选择哪一科。
什么样的考生适合学理学?
1、数理逻辑思维:数理逻辑又称符号逻辑、理论逻辑,是用数学方法研究逻辑或形成逻辑的学科,因为,在高中课程中数学和物理最能反映数理逻辑能力,因此要求学习理学的高中生在数学和物理学科具有一定的优势。
2、系统性:要求把研究对象视为一个系统,通过系统化考虑分析系统内和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使系统完整、平衡,强调彼此之间的联系,系统性更多强调的是一中系统性的思维和科研方式。
3、科研能力:科学研究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活动。对于把理学作为专业的学生,对于科研能力要求较高。
4、恒心:对于理学的研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需要有超乎常人的恒心和毅力,才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
什么样的考生适合学工学?
有较强的数理基础、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比如,你的数学物理基础扎实,抽象思维能力强,遇事爱问“为什么”,不急于在本科毕业后就去赚钱,而是继续在国内或国外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有志于成为一名科学家、教授,那么你可考虑选择理科。另外,有坚实的理科做基础,理科专业的学生在研究生阶段转入工科学习也是很有利的,毕业后更加受到社会的认可。
如果考生数理基础比较好,动手能力强,喜欢工程设计,有志于成为一名工程师,技术专家,在土木、建筑、水利、机械等硬件建设的领域驰骋,本科阶段就明确自己的工作定位,那么你可以考虑选择工科。
欢迎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