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1日和27日,辽宁省和广东省先后确定将原一本、二本两个招生录取批次合并为“本科批次”。招生录取批次合并,意味着各类院校在同一个批次招生录取,不进行深入了解,一般考生很难辨别学校性质。2017年,有位考了646高分的浙江考生本来想报同济大学,却因为搞不清楚院校性质,在当年已经不再分批次招生录取的情况下,这位考生就填报了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这所独立院校并被录取。如果大家看过小编之前发布的扒扒在广西招生的财经类高校(附2017投档分)这篇文章,应该会发现这些XX大学XX学院的录取分远远低于学校本部。
你能分辨出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哪些是独立的高校,哪些是大学的二级学院吗?他们都有什么区别?什么是独立院校?
虽然同样是以“大学名+人名”组成学院名,但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和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是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在其校内设立的进行拔尖人才培养的改革试验学院;而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却是一所由厦门大学参与举办的独立学院。同样是“大学名+地名”组成校名,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与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也不同,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是同济大学参与举办的独立学院,而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是山东大学与威海市政府联合共建的多学科、开放式、综合性大学校区。
》》什么是独立院校?
所谓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机构或个人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因为借用母体高校的名号,所以独立学院的名称一般是以“XX大学XX学院”的格式来命名,这也是将独立学院与其他高校相区分的首要方法。
独立学院刚开始的发展受到母体高校强烈制约,被视为公有民办的“二级学院”,其办学目的要服从于母体大学的整体利益。不过随着独立学院的不断发展,加上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和引导,很多独立学院开始与母体高校开始断开联系,甚至改名转设为民办高校。
根据教育部规定,从2008年开始,独立学院录取的新生,统统发放独立学院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不再颁发母体大学的学位证书。这也就意味着,独立学院2012届开始的毕业生,其拿到手的学位证书与毕业证书都是所在独立学院的,与母体高校再无瓜葛,这也缓解了当时许多本部学生对三本学生跟他们拿同样学位证的不满。
很多独立学院都说自己有母体高校的老师过来讲学,其师资有一部分来自于母体高校退休的职工以及进行兼职的青年教师。
》》独立院校到底是公办还是民办?
很多独立学院在进行招生宣传的时候一直对其学校属性讳莫如深,加上其名字前面的公立高校名头,这让独立学院犹如走钢丝般徘徊在“半公半民”的身份间,模糊不清。这种含糊的态度来自于独立学院“国有民办”的运作方法,它虽然挂着公立高校的名头,但却是以民办高校的运作方式来收费的,其高昂的学费除了维系自身运转外还要上交母体高校。但由于投资方、合办方的不同,在独立学院内部,也有不同的类别与细化,而区分的标准主要是看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的联系。
现如今常用的区别是将独立学院分为“内生型”和“外生型”, 所谓内生型的独立学院是指以普通公办高校作为举办主体,主要依托母体学校的教育资源来实施办学的独立学院。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南开大学滨海学院等高校。外生型是指以社会企业或个人为出资主体,通过借用普通公办高校校名等办学资源来举办的独立学院。如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等院校。
也有人根据合办方的不同将独立学院分为三类,一类是常见的公有民办,私企出资,例如国融远景投资有限公司和相关高校合作创办的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由成都国腾实业集团和高校合作创办的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等。第二类是高校与政府合作办学,例如在独立院校里有着较好声誉的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以及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都是母体高校与当地政府进行合作创办的。第三类则是大学独立办学,这类高校比较少,具有代表性的是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它是南京大学“依托母体”和“错位发展”并举的一个新型办学模式。
在此要特别注意,“内生型”独立学院相比“外生型”独立学院,其教育资源的共享效果更好,教育的功利性略低,不会造成投资方和主办方因为教育理念不合而造成矛盾。但是这些是从整体来看,具体到个别独立院校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很多独立学院打着“公立独立学院”的幌子,但事实上国家从来就没有提过这样一个概念,不管独立学院的构成是全公有还是带私有,只要独立学院没有得到国家资金的支持,并向在校生每年收取高昂的学费,那么它就摆脱不了其民办高校的类别属性。换言之,独立学院究其根本上还是民办高校,有“公立”的名头,但不存在“公办”一说。
》》独立院校属于什么批次?
在批次合并前,大多数民办高校与独立学院是三本高校,但不是所有的民办高校与独立学院都是三本招生。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了,北师大珠海分校面向全国绝大多数省市都是二本招生的,在个别省市的最高分甚至超过了一本分数线。一些东部的优秀独立学院在许多省市都是本科二批招生的,其分数达到了二本。
从目前来看,批次合并是一个大势所趋,并且我们听到的批次合并不是单纯地将二本与三本进行合并,有的省份也会把部分本科二批和本科一批进行合并,将来完全取消批次也有可能。不管怎么合并,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最大,取消“三本”意味着二本线的分数会被拉低,上二本线的考生将扩大很多,而考生和家长也将面临着众多的二本公办高校以及新增的几百所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以往的报考经验不一定适用于如今的志愿报考。
批次合并后,二本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点上,淡化了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之间的界限,让优秀的高校得以保证有良好的生源质量。因此,批次合并后,对于教学质量好、社会声誉佳的独立学院其分数会有所上升,而实力较弱、特色不明显的独立学院,其分数会相应降低一些,甚至面临“凛冬将至”的局面。
》》要不要报考独立院校?
对于高分考生来说,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看清楚院校名称,分清楚是否是独立院校,以免发生本来可以进一、二本大学却不慎进了独立院校的情况。
那么,对于考分较低或者分数在二本的考生来说,是否可以考虑独立院校呢?以下几点,可以供大家在选择时参考:
1、如前所述,独立院校并非全都是三本高校,其中不乏很多水平较好的独立院校,这些院校的师资和教学水平等都很优秀,并且有母校的资源支持,可以多加了解。
2、通过独立院校也有进入母校本部的机会。比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和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每年都有一个“立交桥”项目,在这两所独立学院读书的学生是有机会在第一年学习结束的时候转入母体高校浙江大学,每个专业大概是有1%的名额。即使转入浙大还有一年的试读期,学分不够的话会被退回原来的独立学院。如果试读期也坚持了下来,恭喜你,你的毕业证书已经成功升级为985、211的证书。
当然,想要通过“立交桥”项目意味着你即使到了大学里还是要坚持高中以来的习惯,需要你刻苦努力地学习。立交桥项目要求学生通过浙江大学的两门考试,同时其专业排名也得在前列,后面还有英语口语面试,可以说这些经过层层筛选选出的人本身也很出色。但同时得提醒一句,千万不要因为想要转入名校本部而一门心思去报其独立学院,因为大学一年的事情,没有任何人能够保证。
除了浙大的立交桥项目外,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也有优秀学生转入本部的实施方法,但总体来看这在独立学院并不多见。因此,如果想要通过报考独立院校曲线救国进入母校本部,一定要事先了解清楚。
3、独立学院是受教育部批准的本科教育,相比专科学生来说其考研省去了专升本的环节。近几年来三本学生考上优秀高校研究生的不在少数,只要学生肯下功夫,考研依旧可以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4、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都有自己好与不好的院校、专业,不能简单地说谁优谁劣,而要比较院校具体的师资水平、办学规模、品牌影响、就业情况。
5、客观考虑,我国的就业环境对于民办高校的毕业生略为不利,很多企业尤其是私企根本就不招收民办高校的学生。当然,想要进国企系统的话没有任何问题,考研、考公务员的话独立学院的学历也足矣。建议考生在选择院校专业时提前给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
》》怎么选择独立院校?
1、优先考虑“内生型”的独立学院。换句话说,要去查自己意愿的独立学院与它的母体高校的联系是否紧密。一些不错的独立学院基本上都与母体高校有着紧密的关系,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等。
2、要考虑专业设置比较热门的独立学院。例如临床类、财经类的独立学院。临床类的独立学院比如说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学院以及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学院,这些独立学院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都不低。
3、要考虑城市区位。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所在高校的录取分数也就会有所不同。北京、上海、广州自然不用多论,南京、杭州、武汉这样的省会城市分数也会相应高一些。
4、考虑独立学院的名气。除了重点大学以外,很多高校在外地的名气并不高,所以就要着重考虑独立学院在当地的影响力问题。像珠海的三所独立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就相当受本地人认可,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山西大学商务学院这些独立学院在各自的省份也都小有名气。
5、一定要关注该独立学院的发展历史和本年的招生计划,如果经营状况不佳或者招生人数不多的话一定要警惕。
毫无疑问,出现志愿误报,学生和家长肯定会十分后悔,责怪自己没有搞清楚其间的差别,没有花时间去分析、研究清楚。这也给所有学生提出警示,要在中学学习中,重视生涯规划,去了解高校和专业,同时要高度重视志愿填报,不能以草率的态度对待。
欢迎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