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大高校陆续发布2018年高校自主招生章程,高校自主招生大幕开始进入到第一个环节——报名。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报考自主招生呢?
通过高校自主招生章程可以发现,各校对考生最共同的要求是: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综合分析各校招生简章,以下五类考生符合此要求:
★ 第一类:参加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竞赛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并获奖的学生;
★ 第二类:人文社科类特长的考生,比如在语文、英语学科或是语言、文学、哲学、国学等领域有特长的考生;
★ 第三类:具备科技研究创新特长的考生,此类考生大多在科创竞赛、创造发明、研究实践、创意创新、科研项目等方面有所斩获;
★ 第四类:综合成绩优秀的考生,高校自主招生一般会要求这类考生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排名要占到全年级的前1%、前5%或前10%;
★ 第五类:省级及以上期刊杂志发表论文、单科成绩优秀(即单科成绩排名位于全年级前1%、前5%或前10%)的考生。
考生需要上传的材料一般有以下几类:
★ 第一,自荐信。业内人士认为,自荐信应彰显出考生的个性特点以及与高校的匹配度。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切忌空洞、泛泛而谈。
★ 第二,高中时期参加的竞赛、比赛及各种活动奖项的复印件,这些文件须有学校进行审核并加盖学校公章。
★ 第三,其他可证明材料,如推荐信,社会公益活动、获得省市级或者校级三好学生等其他反映综合素质发展情况的材料。
★ 此外,报名过程中考生还须填写高中阶段文化课成绩等信息。
需要提醒的是,教育部在近日印发的《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表示将进一步加大招生违规处理力度,对各类型招生中弄虚作假的考生,除取消其相应类型招生资格外,同时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各自主招生的高校在对报名材料的审查上也将进一步加大审核力度,如组织校内外专家对考生提交的证书、发明、专利、论文等申请材料进行甄别等。考生在初审材料的递交上应保证材料的真实性、可信度以及个人的参与度。
欢迎关注公众号